第(3/3)页 殉葬妃嫔一一就位后,朱瞻基正式布诏书: “朕已经命钦天监占卜了下葬的吉日,七天之后的卯时,为父皇举行国葬。” 卯时就是凌晨五时到七时。 朱高炽的献陵在北京昌平县。 恰好就是吴婳的老家。 当年,她还没有进宫的时候,那时,她的名字叫做吴二红,他们就住在北京昌平县。 温哈喇王子和吴婳进入京城来,就潜伏在昌平县的一户农民王五的家里。 吴婳现在还来不及跟自己的父亲吴大牛联系,而且,王五所在的农家,是朱高炽的丧队伍必经之地! 朱高炽丧的夜晚。 紫禁城里空气突然异常紧张。 皇帝的“梓宫”用云南的金丝楠木,做成,再刷上四十九道漆。 出灵那天,先用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 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 接着是新皇帝朱瞻基的卤薄仪仗队,有1628人之多,他们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十分威风。 在棺木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大内兵勇。 然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还夹有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 吴婳和温哈喇王子穿着宽大的孝服,戴着遮住面庞的孝帽,十分小心谨慎的混在最后一批送行的队伍里。 她所在的队伍,和朱瞻基的仪仗队相差有几百米,朱瞻基当然不会知道有她的存在,她远远地望着他,也只能看到黄色的经幡。 吴婳的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感觉。(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