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汉王眼睛血红,声嘶力竭的吼道。 那个前锋官了一阵呆,忽然转身而去,眼神绝望。 此时,都指挥使王斌还算清醒,他赶紧给汉王拿出军事地图,沉声说道: “王爷不必焦虑,现在您还有三个重要选择: 一:正面迎战。先夺取济南作为根据地,然后,和朱瞻基正式交锋。 二:迂回作战。带兵南下,夺取南京。南北对峙,和朱瞻基隔岸相望。 三:固守老巢。哪儿也不走,死守乐安。” “滚!什么三个选择!本王现在心烦意乱,没有心思去思考这个问题。” 汉王摇晃着身子,眼神木然的说道:“你先让我静静。” “王爷,您千万要坚强,我等着您下决断,然后好去立刻部署啊。” 王斌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昔日英明神武的王爷,忽然变得额如此失魂落魄。 “莫非,这王爷真是外强中干,色厉内荏?” 他有些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而此时,朱瞻基的军帐里,所有的重臣却在热烈讨论刚才汉王拒绝思考的这个问题。 此时,朱瞻基的部队走到一个叫做“杨村”的三岔口,往前是乐安州,往东是济南,往南是南京。 朱瞻基传令队伍停下。 他问随军的大臣:“你们认为高煦会采取什么计谋呢?” 有的大臣回答说:“高煦必然先夺取济南做为根据地”。 有的说:“他原来不肯离开南京,这一次必然带兵南下,夺取南京。” 朱瞻基一直不说话,侧着头思考了一会儿,此时,朱瞻基忽然话了: “你们都说的不对,济南离乐安虽近,但不容易攻取,听说大军一到,朱高煦也顾不得攻取济南。朱高煦的护卫军大都来自乐安,必然先顾家乡,而不肯直赴南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