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麦黄六月-《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第(1/3)页
    六月中旬前后,山西一带的麦子,熟了。
    金灿灿,黄彤彤,沉甸甸,长势喜人。
    而远在京城的草包皇帝朱由检,却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在乾清宫里走来走去,时不时的将魏忠贤召唤进来臭骂一顿。
    甚至,还动手动脚的,打了几名不长眼的大臣。
    麦黄六月,你给朕提议征剿陕甘三府的‘贼兵’,并想办法大张旗鼓的去西北平叛?
    朕曰你老母!
    朱由检在乾清宫里急的团团转,可是,一到早朝时间,却瞬间变成一副懒洋洋的败家子模样,    对朝廷重臣们的各项建议,一概照准。
    甚至,就连一些看似荒诞不经的题本,也干脆让王承恩代替自己做了朱批,一律照准!
    你们爱玩,就玩去吧。
    朕的第一任务,就是想办法把每一颗粮食,尽快收割起来,存进大明朝的粮仓里再说……
    ……
    魏忠贤这段时间,可算是忙疯了。
    他脸上的伤势刚刚养好,很快就从青紫之色,变成惨白,且,满嘴都是着急上火的燎泡。
    当朱由检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魏忠贤时,大奸臣登时急了。
    一旦让那条毒蛇得逞,抢在麦黄前发动全面攻势,    大明朝接下来的日子,    将十分难过。
    那些草原狼,    处心积虑的,竟然是即将成熟的粮食!
    此事看似不靠谱,可经过朱由检的反复论证,他终于确定,什么西北兵荒,什么建奴叩关,什么北蛮王庭……
    人家的目标就很明确。
    一旦大明朝的小麦成熟,十几路、甚至几百路骑兵流窜进来,一番肆意的屠戮与抢劫后,人家便会远遁大漠深处,根本就不与大明守军纠缠。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
    如果攻城略地,大明的先进火器,分分钟教会他们如何做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草原部落人。
    可是,如果人家只是铁了心的要抢粮食,那就是干脆没辙。
    人家一日二三百里,就跟玩似的。
    可大明军队,大量的骑兵队伍都被集中到山海关一线,    所谓的九边,    大多数只擅长防御守城,根本就难以与那些轻骑兵进行野战。
    客氏巴巴,    久居中原,并在皇宫里潜藏多年,对大明……
    不,可以说对汉人农耕文明,简直了如指掌。
    对这个表面上的庞然大物的软肋和死穴,也是一戳一个准!
    一旦夏粮成熟的节骨眼上,来一场‘大扫荡’,不要说人家能抢走多少粮食,就是战火蔓延开来,对大明的打击可以说是十分致命的。
    “万岁爷,第一批收割机设计出来了,要不要……”
    “还问什么,想办法抢收麦子!”
    魏忠贤急吼吼的走进乾清宫,话还没说完,就让朱由检一脚踹出来。
    “滚回来!”
    朱由检突然喊住魏忠贤,“走,朕也去看看。”
    草包皇帝一改往日奢侈浪费,早早的就让魏忠贤备下战马,一出乾清宫,便翻身上马:“去大明学堂!”
    一人一骑,狂奔而去。
    一大帮子锦衣卫、随侍太监根本就来不及,只好远远的跟在后面,一个个都快跑断气了。
    他们从未见过,皇帝如此火急火燎,所以,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蒙上一层浓浓的阴霾。
    看来,大明朝,出大事了。
    且说朱由检、魏忠贤赶到坐落于信王府的‘大明学堂’时,近千人正在满头大汗的忙碌着,十几架新设计出来的收割机,正在进行紧张的调试。
    “这个横杆不太合理,应该将倾角放大一些,才能噙住麦秆!”
    “这个旋转式镰刃转速太低,想办法将外齿轮放大一圈!”
    ……
    朱由检翻身下马,挤进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收割机,不住点头赞叹。
    不得不说,当初排除万难,筹建大明学堂,是他这个草包皇帝最成功的一件壮举,不亚于一支铁骑的战斗力。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早已超乎所谓的神机营……
    “这种收割机,一天能生产多少架出来?”朱由检弯腰查看着一架收割机,随口问道。
    这时,那帮大明学子才发现,皇帝陛下驾到了。
    立刻便有几名老成持重的学子跑过来,拱手施礼后,直接开始介绍这种专门为小麦设计的收割机。
    “原本应该可以更精密些,不过,考虑到时间紧迫,目前只能简化到这个程度了。”
    “像这种能收割四行小麦的机子,让大明工程局的帮忙,一天大约能生产三万架。”
    “不过……”
    一名学子欲言又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