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连阴雨天气之前的系列作战,现在被正式定性为太行盾牌第一阶段作战。 与此前相比,这次会议正规了很多,列席人员也有所增加,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的同志们也都参加了此处会议。 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处的前身是社会部战略情报小组,小组成员7人,5男2女,组长林怡是一名年仅23岁的女同志,1940年的年底东渡黄河从延安来到山西,筹备期间出于保密考虑,对外建制暂时称为总司令部秘书处。 经过半年左右的努力,小组挑选适合从事情报工作的干部,对专业骨干进行培训,派遣人员进入敌占区进行侦察和情报搜集分析,1941年5月,先后在115师、120师、129师、新四军、冀中军区建立了五个战略情报处,此后又在钱总所在太行军区的分区建立了情报站。 1941年的年底,八路军前方总部情报中心正式设立,仍设为处级别规模,处长有副参谋长兼任,副处长由129师敌工部项部长担任,下设派遣科、情报科、技术侦察科和爆破科四个部门,然后在太岳、冀南等军区和军分区设立情报站和全面展开战略情报工作。 “根据技术侦察科对信息的汇总分析,1942年2月初,日军华北方面军在北平冈村宁次官邸曾有过一次秘密会议,会议持续了一周时间,从会议结束之后到目前,这两个月之内,日军的物资调动、兵力调动,以及与北平总部通电频率显著增加的两个方向,冀中军区,还有咱们这边,太岳军区!”副参谋长介绍道。 (三) 在建立情报处的时候,延安和老总都主张把冀中军区的规格拔高道与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以及新四军平起平坐的地位,足以体现冀中军区的重要程度。 所以说,此次小鬼子把扫荡的重点放在这两个地方,大家也并不奇怪。 冀中军区和八路军第三纵队工作和战斗的区域,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是个极其特殊的地方,这里地处HEB省中部,东邻渤海,西靠太行山,是一片面积达到四万平方公里,有43个县和1000万左右人口的,大平原。 不仅不是我军擅长发挥游击战优势的山地地形,而且还是北平、天津、SJZ、德州四个大中城市之间,被平汉、北宁、津浦、石德包围着的大平原。 1938年最开始的时候成立的时候,冀中军区只是晋察冀军区所辖的一个二级军区,但是经过了三四年的发展,到1942年的时候,在这片大平原上,八路军第三纵队不仅生存了下来,而且还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目前,冀中军区已经在这片区域之内开辟了三十多块根据地,占领了43个县城中的24个,全区分成了五个军分区,第三纵队序列执行已经设立了16个主力团总兵力达到3万多人,这还没包括各县的游击大队,各区的游击小队,各村的游击小组和自卫队。 第(2/3)页